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马寅初:中国“计划生育之父”,他有一妻一妾,八个子女

发布日期:2025-10-11 01:20点击次数:

马寅初(1882-1982),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计划生育之父”。

1901年,19岁的马寅初与原配妻子张桂君(或叫张团妹)结婚,张氏虽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姑娘,但为人贤惠善良、进退有度。

婚后第二年,张桂君产下一名男婴,但没多久就夭折了。马寅初留学期间,张桂君又生下了两女,分别取名为马仰班、马仰曹。

1916年,马寅初入职北大,膝下并无男丁。1917年,35岁的马寅初迎娶了比他小22岁的小妾王仲贞。王仲贞当时年仅13岁,不仅长得漂亮,还是马寅初大女儿的同班同学。

王仲贞诞下两儿两女,张桂君也又育有一女,若是再算上早年夭折的那个男孩,马寅初一共有8个子女。

马寅初的性福生活,让胡适羡慕不已,在1922年8月10日的日记中记载:“寅初身体很强,每夜必洗一个冷水浴。每夜必近女色,故一个妇人不够用,今有一妻一妾。”

“一个生育了七八个子女的知识分子,强烈要求控制人口,减少生育。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要求别人去做,难免给人留下口舌。”(阿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真相》)

有坊间传闻,马寅初曾跟毛泽东断言:“中国人口太多是因为农村晚上没有电!”毛回答:“你马寅初生了七个子女,是不是你家晚上也没有电啊?”

1954—1955年,马寅初先后三次跑到浙江一地考察,便得出农村人口增长形势严峻的结论,写成了题为《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发言稿,打算于1955年全国人代会上提请浙江小组讨论。后由于许多代表不同意其看法,马只得自动把发言稿收回。

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畅谈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1957年6月,在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他又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人口问题的主张。

1957年7月5日,《人民日报》以人大代表书面发言的形式全文发表,这就是他的《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概括起来,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人口增殖太快。马寅初判断:“近四年来人口增殖率仍可能在20‰以上”。(事实上,每个朝代动乱初定,休养生息都会促进人口的自然生长高峰。)

其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马寅初认为,人口不仅有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明确提出要“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后来有个论点,认为穷人老百姓没文化,基因差,应该少生育;而高级知识分子,达官显贵则应该多生,给予生育优先权。)

再次,实行计划生育,反对人工流产,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一切手段,保证一对夫妇最多只生育两个小孩。

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马寅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破除宗嗣继承观念,破除“早生贵子”“五世其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封建思想。

第二步,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是比较适当的”。

第三步,“如果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就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生两个孩子有奖,生三个孩子要征税,生四个孩子的要征重税,生一个孩子有奖,以税作奖,不会加重国家负担。(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马的这一系列办法简直是太仁慈了。谁说马“心口不一”?谁说马是历史罪人?这些仁慈的办法哪里会造成惨绝人寰的悲象呢?)

追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建国后几十年来是不断调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是大力鼓励生育的。

50年代初,中国政府禁止非法打胎,严格限定绝育手术和人工流产的条件,并效仿前苏联,给多生多育的妇女以“光荣母亲”、“英雄母亲”的称谓。生孩子达到5个为“光荣母亲”,10个为“英雄母亲”。

国初期的生育口号:

多生多育,繁荣家族

子女多,福气多

早生贵子,人丁兴旺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人口增长,国家富强

多子多福,幸福满家

为祖国未来,多生一个好

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生命的延续,民族的希望

1953 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量6 亿多,出生率上升到37.0‰,死亡率下降到14.0‰,自然增长率创下23.0‰的新高。

1957 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引起政府极大关注。文章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1971 年,我国提出“要有计划生育”,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8 年3 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1979 年1月,全国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 年9 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不久,党中央向党员、团员发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标志我国一孩政策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

1981 年,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1982 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其后几年,一孩政策有所微调,主要是对农村稍作放开,“开小口、堵大口”,允许农村独女户生二胎。

2001 年年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2002 年施行。各地根据该法制定“双独二胎”政策,陆续在全国推开。

2013 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独两孩”政策逐渐落地实施。

2013 年12 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5年,北京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8年9月10日,“计划生育”从新组建的国家卫健委内设机构名称中消失。这也是1981年以来,政府部门中第一次不再有“计划生育”的名称。

2021年5月,生育政策再次放宽。中国家庭今后将可生育三个小孩。

而同年5月11日公布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过去10年是19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马寅初的子女情况

正妻张氏:

生一子三女。其子夭折,长女马仰班嫁给了经济学家和翻译家宓汝卓,次女马仰曹嫁给了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儿子翦斯平,三女马仰峰则嫁给了化学家郑需范。

妾室王仲贞:

生二子和二女,分别是马本初、马本寅、马本善和马本正。其中,马本初和马本寅都曾在南开大学任教。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