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0 14:04点击次数:
军备刚交,撤离令下:马里乱局里的中企生死场
中国防地雷车刚交付马里政府军,24 小时内使馆就急令所有公民撤离 —— 这反常动作背后,是极端组织已把刀架到了中资企业脖子上。
最近非洲不太平,尼日尔边境冲突刚缓,马里又炸了锅。
但这次不一样,中国使馆用词硬得像钢板:"即刻停工撤离,后果自负",尤其点了采金企业的名。
这不是提醒,是拽着头发往安全区拖。
马里乱了四年,但今年夏天格外邪乎。
极端组织 JNIM 不再只打政府军,转头专攻经济命脉。
7 月 23 日绑了 5 个中国人,7 月烧了水泥厂绑了 4 人,8 月 1 日更是端了中马合资的 NSukala 糖厂 —— 那可是中国控股 60% 的标杆项目,武装分子连空调遥控器都没放过。
中企现在是两头烧。
浙江那家矿企老板说,每天产值超百万美元,撤离一天就亏一天;但留下更要命,武装分子勒索价码已涨到百万美元级,不给就来硬的。
有个矿区想转移人员,结果在 RN16 公路被劫,只能退回矿区硬守,晚上都不敢合眼。
说起来马里本是块肥肉,非洲第四大黄金出口国,金矿多到让资本眼热。
中企从开采到基建投了不少,本想跟着发展喝点汤,没成想 2021 年政变后成了烂泥潭。
法国撤军,瓦格纳来又走,马里政府能管住的地盘不到 40%,矿区早成了 "三不管"。
JNIM 这步棋够毒。
他们不只想抢钱,是要掐断马里经济的脖子。
控制了金矿、糖厂,就等于攥住了政府的钱袋子,还能靠非法贸易续命。
更麻烦的是,他们已从北部摸到南部,离首都巴马科不远了,这也是使馆急着让往首都撤的原因。
但撤离哪有那么容易?
重型设备带不走,数亿资产可能成了武装组织的战利品;人员散在偏远矿区,集结时最容易被盯上;就算到了巴马科,使馆协调的临时住所早挤爆了。
有矿企负责人叹气:"这哪是撤离,简直是丢盔弃甲。
"
有人说,刚送了 36 辆防地雷车,怎么不硬刚?
说白了,极端主义不是靠装甲车能碾平的。
马里政府军自己都顾不过来,中企更没法单打独斗。
我觉得使馆这步虽险,但没毛病 —— 钱没了能再赚,人没了啥都白搭。
这事也给所有在非中企提了个醒:非洲的机遇里,藏着看不见的雷。
专家说要跟当地社区搞好关系,雇本地人、做公益,这话在理。
但真到了枪口对着脑门的时候,这些可能都不好使。
说到底,马里这摊浑水不只是安全问题。
它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地中海之间,谁控住这儿,就捏住了通往欧洲和中东的道。
国际势力在这儿掰手腕,受苦的却是实实在在干事的企业和普通人。
现在撤离还在进行中,希望所有人都能平安。
但这事也该让我们想明白:走出去搞合作,光有资金技术不够,还得有护得住人的底气。
毕竟,再大的生意,也得有命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