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4 15:45点击次数: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富裕的时期,宋代的面积比唐代少了一半,用粮食这种物资简单对比一下,整个唐代,三百年的时间中一共生产五百九十亿斤粮食,但宋代的三百年一共生产了一千二百八十亿斤;
但宋代被称作弱宋,是说它的军事实力跟其他朝代比起来差了太远了,不仅领土面积是最小的,对外战争还总打败仗,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也就是放在现代看,这些条约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否则骂清代的不平等条约时就得把宋代一块给连带上;
虽然宋朝在打仗上干的不咋滴,但是在贸易战上开展的却是有声有色;
北宋时期,宋朝面临着的两个主要敌人,分别是占据着现在北京、东三省、蒙古国、和今天俄罗斯的远东、朝鲜、河北、内蒙、山西部分区域的大辽国;占据着今天宁夏、甘肃、青海、内蒙、陕西部分区域的西夏国;
宋朝与这两个国家交战败多胜少,这俩国家都是游牧民族,宋朝担心两个游牧民族强盛起来后就会南下攻击,但武力上又打不过人家,我们是个爱动脑子的民族嘛,就打算用计策来对付他们;宋代的经济最强,于是就对这俩国家发起金融战、贸易战;
首先是对西夏的金融战,在与西夏金融战之前,先交代一下当时的背景:
北宋四川地区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这一点中学历史书上也学过,当时四川地区富庶,古代使用铜币和铁币,由于蜀道难,金属货币运输困难,所以产生了纸币交子,便于流通货币;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北宋统一全国之后,四川那边老是要闹独立,搞川独,北宋政府就对四川实行,“围川、困川、穷川”的政策,全国其他地区都在发行使用铜钱,只有四川地区,只允许发行、使用铁钱;
铜钱比铁钱要贵,是硬通货,就好比全国都在用人民币,但是只让四川人使用一直在贬值的津巴布韦币,但是四川交税的时候,却只能交铜币不能交铁币,同时严禁其他地区的铜钱进入四川,这样四川的铜钱就越来越少;
市面上的铜钱不够用了,商业没法正常开展,四川的福布斯百富榜上的富豪们就联合起来一商量,咱干脆合资搞一个私营“银行”出来,吸收百姓手中剩余的铜钱,给他们一张“交子”存折;
再把这笔钱通过贷款的形式放出去,给需要用钱的人使用,因为人们不会同一时间使用货币,那么就相当于把存进的钱乘以了二,加了一个杠杆,变了个魔术,货币就变多了;
这个最初的“交子”,我感觉与其说它是“纸币”,但更像成现在的商票承兑,很多大公司该向供应商付款的时候,账上没那么多钱,就不付现金,而是给供应商一张承兑,甚至在供应商供货之前,就会提前打好招呼说付商票不付现金;
这张承兑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才能取现出来,如果你着急用钱,市场上有人会以八五折、九折的现金价格来买这张商票承兑,这样一来其实大公司实际上是相当于以自身信誉为担保,拿着无数小供应商的现金在扩大自己的生意;
然后四川的官府也很快发现了这个“交子”的作用,于是就干脆自己发行官方“交子”,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银行承兑,银行承兑比企业发行的商票承兑信誉要高,在市面上流通的时候可以直接以九七折、九五折兑出来现金;
这样一想,我草,我们的老祖宗太牛逼了,北宋的时候就发明了商业承兑这种玩意;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有信用的时候就是金融,没信用的时候就是骗局;
老祖宗开出来的交子,比现在公司开出来的商票要守信誉的多了,你拿到现在的商票有可能到期了一毛钱都拿不回来,北宋时期的交子,在敌国都能正常流通;
西夏国的主体民族是——党项,一个游牧民族,从唐朝开始,四川就是西夏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除了交战时期,他们用自己的马匹、牛羊换取北宋的粮食、纺织品、铁器和瓷器,只有在这里,四川人才能把自己的铁钱换成铜钱;
四川的铁币都用在了与西夏的国际贸易上,因为党项族的生产水平低,没办法大规模的生产铁器,西夏与四川贸易获得的铁钱,被回收之后制作成兵器,然后再与北宋的军队开战……
要彻底打败西夏,除了自己变强,就是让他们变弱,让他们没有武器可用,
要防止西夏继续铸造兵器,就要阻止他们继续获得铁钱;
要想阻止西夏继续获得铁钱,就得禁止与西夏贸易;
然而不太好禁止……
西夏除了卖牛羊,还卖古代很重要的一项生产物资,盐,青海产盐啊,品质比大宋产的盐要好,价格还只有大宋盐价的五分之一;
官府关闭了边境的通商口岸,但是因为有利可图,禁止不了走私的商贩;
这里也为做跨境贸易的兄弟们提供了一个历史思路,特朗普加关税是为了减少和我们的贸易,但是美国的需求不会减少,你只要合法的把商品运出国境,再和美国的走私贩子接上头,说不定能赚到更多;
由于实在是禁止不了与西夏的商贸,刚好这个时期纸币交子出现了,官府觉得这个东西不错,流通纸币,铁币就不会流入西夏了,于是就取缔了四川福布斯百富榜私营的交子铺,这个取缔的过程有点那啥,我们略过,最终建立了官方交子铺--只发银行承兑,不允许再发商票;
到了宋仁宗1038年这一年,党项首领李元昊自称自称“青天子”,称北宋皇帝是“黄天子”,由之前的称臣纳贡改为与北宋皇帝平起平坐,北宋和西夏之间也由之前小打小闹的战争发展为大规模的械斗;
四川发行的交子信誉一直很好,在西夏也成为了主要流通的货币,在双方开战之初,北宋政府命令四川省银行制造了一批带有标记的交子,这一批交子不允许再北宋国内流通,也不允许在四川地区兑换铁钱;
而是全部运到陕西与西夏的边境地区,用于支付粮商的费用、军队的军饷,然后拿到这批交子的人,通常会到西夏国交换物资,这样这批交子就通过走私渠道全部流入了西夏;
也就是说,还没开始打仗,宋朝政府先制造了一批假币,让后想办法把这些假币都送入了敌国,这批假币不能变现,上面有标记也没办法在宋朝境内流通;
新浪网在2006年有一条关于美日炮制“朝超级美钞”的新闻,复刻了北宋对西夏的金融战,网上也流传了不少段子,还被收录到了百度百科中,咱也难辨真假,这里只是当个段子,图个乐子;
说朝鲜的货币在朝鲜以外无法流通,朝鲜虽然和美国敌对,但朝鲜需要用美元从国外进口大量商品,所以持有的外汇都是美元,美国为了打击朝鲜的经济,就印了大量的假美元送进朝鲜,希望能引发朝鲜的经济崩溃;
朝鲜的老百姓虽然痛恨美国,但很信任美元这种货币,虽然政府禁止,但还是偷偷在黑市上换美钞,政府也防不胜防,觉得与其用美国的假币,不如干脆官方出面印假美元给国内的百姓用,于是就印了大量的美元假币,大部分在国内流通,少量的货币流入到国外,引起了接收假币国家的抗议;
这个事件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多次改版更新美元印刷;
言归正传,北宋和西夏不断发生战争,也不断向西夏输出“假币”,同时关闭边境的商贸口岸,严厉打击走私货物进入西夏,但是不禁止从西夏进口商品,毕竟宋朝正在用“假币”来换一堆物资,鼓励还来不及;
西夏一开始毫无察觉,因为收到的“假币”在宋朝的地界花不出去,自己的商品都出口给了宋朝的商人,于是国内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一尺布高达几百钱……
西夏人喜欢用宋朝的纸币,不是因为宋朝的月亮比较圆,爱慕宋朝纸币的精美印刷,也不是因为宋朝的军队强大,是因为原本他们拿到这些纸币可以在四川买到想要的东西,现在手里搞了一堆假币花不出去,只好采用其他的方式获取所需了;
于是,西夏在和宋朝交战的过程中,就开始依靠抢劫的方式来获取物资,每次双方交战之后,西夏军队就纵兵抢劫,边境几百里范围内,“焚荡庐舍,屠掠居民而去”;
在这一次对西夏的金融贸易战中,北宋通过计谋使得西夏经济损失惨重,但西夏通过劫掠也同样使北宋损失惨重,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了;
怪不得,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要从蒙古草原回中原比武,他的兄弟,王子托雷就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南人狡诈,不可轻信。”而且送给郭靖许多金银作为路费,一张交子纸币也没有送给郭靖;
我还曾一直疑惑,为什么古代的少数民族都认为南方人没有信誉、狡猾不可信,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个偏见,看来,一定是淳朴的少数民族兄弟,在漫长的宋夏战争中被宋朝的假币给欺骗惨了;
(注意:这里的南方人打击面比较广,指甘肃、内蒙古、山海关以南)
北宋的另一个敌人,大辽帝国,它的主体民族是契丹族,大辽国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虽然并不是最骁勇的游牧民族,但它比大多数中原王朝寿命都要长,历经209年,它在唐朝末年建立,比北宋立国要早上不少;
契丹贵族建立辽国时,借用了唐朝的官制、礼制、宫廷制度,很多方面都已经被汉化了,是汉族帝国自己的影子,在后晋时期,公元938年,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献给辽国燕云十六州,换取辽国支持,从此中原门户大开,后周以后,历代皇帝都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是,这并不容易,北宋建立时,大辽国拥有三十万骑兵,而北宋只有二十万军队,大部分还是步兵,到了宋太宗全国六十六万军队,到了宋仁宗全国有一百二十五万军队,而辽国还是三十万;
在欧洲讨论恢复征兵制——中国都有哪些征兵制度中提到,虽然宋朝的士兵总数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厢兵,这些厢兵感觉类似于现在的城管,郭德纲曾曰:“给我三千城管,我去收复台湾!”
这个当然是玩笑话,真正打仗还是得靠正规军;
宋朝招募大量社会上的流民、罪犯等闲散人等组成地方上厢军,一方面稳定社会,一方面维持治安或者作为工程兵使用,真正能打仗的正规军仍然是二三十万,在与辽国的战争中更是屡战屡败;
公元979年,宋太宗率军进攻北京,在西直门外的高粱河北辽军击败,宋太宗骑着一头毛驴得以逃跑,宋太宗逃回开封,对于战败越想越怒,就命令关闭所有与辽国的通商口岸,禁止和辽国贸易;
我打不过你,就发动贸易战,用贸易来制裁你;
宋朝几乎掌握着当时所有的产业制高点,钢铁、水泥、化工、塑料、机床、医药、半导体……sorry,穿越了,宋朝掌握着瓷器、造纸、造船、茶叶、盐铁……辽国只在畜牧业上占据优势;
但是宋朝不讲武德,颁布了一条法律,规定:凡是宋人,杀一个契丹人,政府奖励五千铜钱,但是偷一匹契丹人的马,就奖励锦缎20匹,价值是杀一个人的一倍,于是宋朝人只偷马不买马;
但是辽国人得向宋朝大量进口货物啊,辽国没有足够的钱,只能制作铁钱滥发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辽国民间也不信任本国货币,只用宋朝货币或者实物交易;
辽国国内陷入经济危机,只能不断向宋朝发动战争,劫掠财物,在1004年,辽国皇帝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北宋,一直打到了河南濮阳,在濮阳签订著名的“檀渊之盟”;
这条协议中规定,辽向宋喊一声“大哥”,恢复边境口岸贸易,宋每年送辽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的岁币,从此宋辽结束了几十年的斗争,一百多年内没有再次发生大的战争,也开启了“金钱换和平”的恶例;
谁每年给我十万两白银,我愿意每天喊他十遍大哥;
在以身殉国后,评价为何会从千夫所指转变为万人敬仰,中提到崇祯帝拒绝向李自成和谈条件,赔偿李自成白银,换取李自成退兵,也有明朝从上到下的坚决吸取宋朝灭亡教训,认为向敌人赔款是昏君表现的原因;
虽然檀渊之盟是个屈辱的条约,但对宋朝经济发展确是一件大好事,由于二十多年的战争,没办法开展贸易,宋朝“丁壮毙于锋、老弱委于沟”,辽国“积雪没胫、坚冰在须”;
盟约之后双边关系恢复正常,北宋向辽出口大量商品,甚至包括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通过贸易顺差又把给辽国的岁币挣了回来,没有战争又节省了许多军费,宋朝经济愈发繁荣起来;
据估算,北宋年间官方,加上私人铸造的铜币高达两亿贯,一贯是1000枚铜币,总数是唐朝的一百多倍,是一个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朝代,但几遍如此,北宋仍然常常闹“钱荒”;
因此在对辽贸易中,宋朝严禁向辽国出口货币,只允许在边境以物易物,或者辽国使用黄金白银来交易;
并给辽国兄弟解释说,大宋货币的汇率太高了,俺们不能占少数民族兄弟的便宜;
宋禁止向辽国出口图书,其中打击走私图书行为的力度超出了打击走私铜钱,这样一来辽国的货币只能不断的流入宋国,又没办法进行产业升级;
就像现在,外资在撤离中国,禁止中国购买芯片,禁止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理工科;
北宋诗人魏野写了一部《草堂集》的诗集,公元1008年,有半部诗集传到了辽国,辽国的皇帝非常喜欢,就写了一封国书,送到开封,说:“我读了了《草堂集》非常喜欢,可惜大辽国只有半本,恳请皇兄能送我一整套。”
就像奥巴马看了一本《三体》,非常喜欢,然后通过白宫发邮件给刘慈欣要后续,被刘慈欣当成骗子删了邮件,奥巴马最后不得不通过外交部联系大刘,才得偿所愿;
甚至在《流浪地球》最后结尾的彩蛋里,奥巴马还亲自出境了几秒钟;
请关注公众号:柳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