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为何农民年长后无法领取退休金?养老只能依靠子女孝顺吗

发布日期:2025-10-11 00:07点击次数:

自家生活记事簿,半满 状态,辽宁篇

为什么啊,本来辛苦一辈子的农民,到了年纪大了,竟然只能依靠孩子养老?养老金难道就成了城里人的专享吗?可能你也听过类似的话——“农民上了年纪没退休金,只能靠儿女照顾。”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说实在的,这个事儿并不止一个家庭在操心。每年回到老家,村口那棵古老的大槐树底下,总有人聊起“养老”的事。有的人笑着说,反正有儿女照应;也有人皱着眉头,觉得自己那点养老金根本不足够花。咱们得面对一个现实:农民其实不是没有养老金,只是普遍少得可怜。(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全国农村老年人每月平均养老金才204元。)

说到204元,这意味着啥呢?你去过农村集市吧,买一斤猪肉得多少钱?算算,一两三样东西回来,余额就不多了。别光谈生病住院,就连平常的日用开销都挺紧巴巴的,真是难为人。

有时候我也在想,咋差别就这么大呢?城里的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动不动就三五千;农村的老人,才百八十块,还得一直催村委会去打卡。

城乡的差距,真不是靠一句“城乡一体化”就能一下子抹平的。你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农民没有交社保?其实,农民早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了。只是,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不高,个人缴费档次也低,补贴自然就少了。

再瞅一眼最近的新闻,国家宣布到2025年9月14日,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要提高20元。新疆哈密市也把基础养老金调整到400元了。表面挺像是个好消息,但心里是不是有点苦涩:20元,究竟能帮上多大忙?不过,毕竟这是向前迈出的一步,哪怕走得不快,也算是些许改观。

问题就在这儿,社会上讨论总离不开一个点:有人反对给农民涨养老金,说“没交够钱,凭啥多拿?”但你有没有想过,老一辈的农民,几十年交公粮,白天黑夜都在地里忙,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奉献了好几辈子,这些历史上的贡献,怎么算?

有时候,真是感觉心里闷得慌。

采访了不少老人,他们讲得最多的不是钱少,而是“别让孩子添麻烦”。不过现实是,农村家庭养老还是主要靠自己,留守老人越发多,孩子们又经常在外打拼。讲起孝心,听着挺感人,但实际上也带点无奈。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觉得,养老金水平偏低,加上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这其实是历史和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起步较晚,补贴也有限,农民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这确实是实情。

这几年里,国家投入确实在加大。“十四五”期间,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了19.6万亿元(财政部统计),政策推进得更快,节奏也在加快。

要说实在的,距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个目标,还差得挺远的。

再怎么说,再怎么讲再多,最终都得看具体的人——你家,我家,村口那个一直盼着孙子孙女归家的老人。

政策一改,数字也涨了,但我们的心愿却没变:盼望有一天,农民的晚年不再得仗着子女“孝顺”来撑场面,而是靠制度保障,靠社会真正的支撑。

你觉得,这样的日子会不会快点到来呀?

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理智看待哦。

要是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别忘了点个赞支持一下呗!

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