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7 07:19点击次数:
他被毛主席称赞将来是个人才,父母皆为革命战士,现今三个子女个个都是国家栋梁。
1942年延安的中央机关食堂内,一次见面,一场关于《三国演义》里,谁是你最佩服的人的一场谈话。
彼时出生红色家庭,14岁的李鹏,以最佩服曹操,因为他最善于团结人的独特回答,得到了毛主席的盛赞,称他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主席果然慧眼如炬,之后的李鹏不负所望,一度担任了国务院总理,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他的3位子女也个个成长为国家栋梁。
红色基因
李鹏是改革开放关键时期上任的国务院总理,为20世纪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鹏不仅本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了关辉的一生。
他的整个家庭都为祖国的各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典型的革命家庭,红色家庭。
李鹏的红色基因从他的父辈就开始了。
他的父亲是李硕勋,是我党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和军事指挥家,是周总理的亲密战友,是亲自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革命元老。
不幸的是革命未成,1931年8月,李硕勋被叛徒出卖,在海南岛被敌人逮捕。
被捕期间其始终坚守信仰,从未吐露我党的任何机密,一个月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
父亲去世的时候,李鹏年仅三岁,母亲赵君陶只能一人抚养年幼的李鹏和妹妹李远芹。
赵君陶也是一名革命战士,其领导妇女解放运动,投身文化教育宣传事业,为我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进步力量。
赵君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还为组织做地下党的工作。
这期间,她可谓是含辛茹苦,历经磨难。
赵君陶对于革命的支持,对李鹏的成长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尤其在李鹏人生中的几次重要的选择上,母亲对他的帮助甚大。
1941年,我党革命形势越加危险。
一边日军的进攻愈发猖獗,另一边,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再起反共之心,明里暗里屠杀我党同志。
我党牺牲者众多,就在这个时候,赵君陶藏起自己的不舍和担忧,将13岁的李鹏送往延安,让他接受党的教育和洗礼,继承父亲的遗志,为中国革命作贡献。
这是母亲第一次帮他做出的选择,让我党在未来多了一名革命战士。
转眼一到,时间就来到了1948年,此时抗日战争早已胜利,与国民党的解放战争,也是优势在我。
中央明白硝烟散去之后的国家,需要的是人才,于是选人去苏联深造。
此时李鹏也符合标准,但因舍不得家人,加上想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为解放战争效力,不想去。
好在赵君陶和中央一样,想得久远,知晓人才,是新中国最需要且欠缺的。
于是极力劝说他服从组织安排,学成归来之后再为祖国效力。
最终李鹏前往苏联学习水力发电技术。
这是母亲帮他的第二次选择,让我党在未来多了一位技术型人才。
1955年,李鹏学成归国后,向中央申请下基层,学以致用。
但他一想到这么多年和母亲聚少离多,这次去国外更是一去就是七年,于是他想多陪陪自己的母亲。
即使赵君陶也想和儿子多聚聚,但得知他想下基层后,她二话没说又将李鹏送上新的征途。
这是母亲帮他的第三次选择,为我国东北基层送去电力的希望。
“在东北基层的锻炼,对我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感谢母亲的智慧和眼光。”
李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亲切地感谢着母亲。
三次分别,三次劝说,她不是不想和儿子团聚。
但是在亲情面前,她知道国家和人民比自己更需要李鹏。
赵君陶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烈属,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大母亲!
对子女要求严格
他从延安走到东北,从抗战走到新中国成立,一度担任国家总理,验证毛主席曾赞他将来是个人才。
1941年来到延安后,李鹏在延安度过了人生最充实的时光。
在毛主席、周总理、邓颖超等前辈的关怀下,李鹏迅速成长着,不仅学习到了丰富充实的革命思想,还学习到了很多作风和精神。
1943年,为打破敌人对延安根据地的物质封锁,他和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一起下地劳动,自己搞生产,丝毫没有娇气,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
1955年,带着满腹电力知识的李鹏又来到了东北基层,为祖国的电力事业做贡献。
他历任基层各个岗位,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同时基层的经历,也让他更清楚直观地了解到,人民的需求和祖国未来建设的方向。
在基层期间,他还结识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1957年的一场元旦联欢会上,他认识了担任苏联专家俄语翻译的朱琳,两人一见钟情。
1958年7月10日,两人喜结连理,这段婚姻不仅让双方家长满意,还得到了周总理的祝福,周总理亲切地对李鹏说他找了一位好妻子。
李鹏在基层历练了十多年,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顺利地走进了中央。
1979年,李鹏开始到中央任职,先后在电力工业部、华北电业管理局、水利水电部等部门任职。
这期间,他逐渐以全党全国的视角推动中国电力建设,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他参与指导了三峡、小浪底等水电站的建设,泰山、大亚湾等核电站的建设,他也功不可没,他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杰出领导人。
1988年4月,他正式成为国务院总理,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他坚决贯彻党中央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
最终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摆脱困难,为之后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李鹏长期在中央工作,担任重要职位,但对于自己的家人,他却从不放纵,尤其是三个孩子,他的要求十分严格。
在他担任副总理的前夕,他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约法三章:不得夜出不归;每月交30元钱,但父母不会用,也不能在外借钱;不准帮别人传递礼物。
“职务变了,要求就要更严”,李鹏明令禁止子女们打着自己旗号在外招摇。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其三个子女个个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子女皆成国家栋梁
他们的父亲是国家总理,爷爷奶奶皆为革命战士,却从不以此炫耀,个个靠自己的能力成为国家栋梁。
李鹏和朱琳一共育两子一女,三个孩子。
大儿子李小鹏在两人结婚一年之后就出生了。
李小鹏的诞生是殊为不易的,因为朱琳在公交车上遭遇了意外,孩子差点没保住,所幸经过抢救,最终母子平安。
李小鹏和父亲一样,也是投身于我国的电力行业。
1982年其从华北电力学院毕业后,进入电力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和工程师,之后又进入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
十几年间,他在我国各个重要电力行业的国企中担任要职,直到2008年,他成为山西省常委,正式走入政坛。
任职期间,其始终遵守父亲留下的家规,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先,如今他已经是我国的交通运输部部长了。
李鹏的二女儿李小琳则是一位商界传奇,有“女电王”之称。
她和父亲以及哥哥一样,一开始也是从电力行业入手的,她是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硕士。
毕业后的李小琳进入到了电力和能源行业,曾经担任过中国电力以及能源行业重要企业的高层。
李小琳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因此与哥哥相比,李小琳的曝光度是很高的。
人们也一直关注着李小琳,除了她在商界的传奇表现之外,更多的人则还关注着她当过总理的父亲。
对于父亲的存在,李小琳并不避讳,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总是从容不迫地展现着自己的自信。
“我固然出生在一个条件很好的家庭,但如果自己不努力,只靠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了这个位置,也终究是扶不起的阿斗。”
当然,父亲和家庭依旧值得李小琳感到自豪,但这更多的是对她的鞭策,在家庭的熏陶下,她继承了父母坚强的意志。
她是高干子弟,但李鹏不仅言传身教,而且时常带着她去真正的底层,见识贫苦老百姓的生活。
她曾经和父亲前往一个连电灯都没有的村子,昏黄的煤油灯点燃了李小琳的梦想,这也是她从事电力事业的初衷。
而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持续地在电力能源事业上深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一度担任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如今的李小琳已经从国企退休,但六十多岁的她依旧神采奕奕,做起了教育行业的校长,同时还担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代理事长。
李鹏的三儿子李小勇,相比于大哥和二姐则显得低调得太多了。
他出生时李鹏本来打算取名叫李小陶,但朱琳不同意,认为他应该继承他爷爷李硕勋的事业,所以取名李小勇。
1979年,李小勇还真的参军去了,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接受锻炼,为祖国做贡献。
李硕勋夫妇是革命的先辈英雄,李鹏夫妇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功臣,三个孩子也都在各自的领域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可以说,李鹏总理的一家是为国贡献的一家,是光荣的栋梁家庭。